这片大棚里承载着种植大户的丰收梦
踏入湾沚区红杨镇兴塘村源丰家庭农场智能化综合育秧中心,连栋大棚内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大棚内绿意盎然,一盘盘齐整的秧苗似地毯铺满地面。“今年新建的连栋大棚,再生稻育秧比以前提前了10天,育秧更安全,更有保障了,今年我自育并帮人代育近2000亩,它承载了我们大家的丰收梦。”农场负责人杨奇波说。再生稻具有一种两收、省工节本、栽培全程机械化,绿色又环保、米质好、食味佳,效益高,既增产又增收,再生稻已成为湾沚区优质专用粮食生产的新名片。
湾沚区立足粮食生产安全,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和模式,自2015起零星试点开展再生稻模式生产,走过引导推广,再进入全面推广三个阶段,2019年全区再生稻面积1.5万亩,2020年面积1.8万亩。
为确保早春育秧安全,全区类似源丰家庭农场利用连栋大棚开展再生稻规模化集中育秧的综合育秧中心有13家,包括2020年区财政安排330万资金扶持新建的11家和原有建成2家,一次可承载集中育秧2.5万亩。截止目前,全区再生稻前季育秧已全部完成,共计育秧面积约9万M2,可机插2.25万亩,50亩以上大户参与数近200户。
湾沚区为推进再生稻高质量发展,印发《芜湖市湾沚区推进再生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确定了今后3年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今年目标面积2.2万亩,再生季目标产量260公斤,至2023年达3万亩,再生季目标产量300公斤/亩。
区农业部门整合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省级农业生产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资金,向再生稻生产倾斜,围绕专用品种应用、配方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增施有机肥等关键环节予以支持,积极对接财政,将再生稻作为双季稻纳入稻谷补贴和农业政策保险范围,将再生季纳入稻谷补贴种植结构调整板块,区农技推广中心总结完善适合我区生产特点的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全力开展技术指导,推动再生稻生产健康发展,激发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再生稻生产新动力。
下一步湾沚区将致力打造“中国再生稻之乡”,巩固再生稻生产基地建设,引导大户参与品牌建设,借助“芜湖大米”公共品牌效应,加强再生稻米宣传,挖掘再生稻米内在品质,组织区域内种植大户积极参加各类稻米品牌评选、展销活动,扩大湾沚区再生稻米的市场影响力,提升湾沚区再生稻米的知名度。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snzx/sxxx/55613361.html
最新加入
2025-02-06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
2025-02-06绿豆汤制作小贴士
2025-02-06徐蒜6号
2025-02-06洪泽湖:渔警民联合护...
2025-02-06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
2025-02-06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
2025-02-06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
2025-02-06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
2025-02-06凝聚八方力量 滆湖...
热门资讯
20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
20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
20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
20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
20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
20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
20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
20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
20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
2020-11-19猪价继续反弹,仔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