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农业生产资料在线网!

农业生产资料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市场观察 > 正文

“菇婆”陈秀娟:妙用菌渣良方助企

发布时间:2022-08-06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23日,在闽侯南通的福建容益菌业绣球菌生产基地,陈秀娟正忙着指导绣球菌栽培。有工人推车经过,就和她热情打招呼:“菇婆来啦!”……工人口中的“菇婆”陈秀娟,是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所长,深耕食用菌、蔬菜栽培及农产品加工领域20多年,既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也是一名“科特派”。

  让菌渣“变废为宝”

  “仓库里还有大批菌包不知道怎么处理。”两年前,陈秀娟刚被选派到容益菌业当科技特派员,带团队上门服务时,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在后院仓库,大量的绣球菌废菌包堆叠成山。原来受疫情影响,过去常来收购废菌包的有机肥工厂不得已中断了合作,这对日产菌包3万袋的容益菌业来说,着实头疼。

  “废菌包就堆在那生虫子,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回想起当时场景,容益菌业有关负责人缪雯皱起了眉头。

  依过往经验,陈秀娟当即有了些想法。她和团队先将菌渣取回实验室,研究分析发现菌渣内含蛋白、脂肪、还原糖、灰分等营养物质,如果只是沤肥用或当柴烧,利用率太低。“我们就想着能不能把废渣应用在蔬菜的无土基质栽培上。”陈秀娟说。

  经多次试验,菌渣利用取得新突破。利用菌渣,研发独家配方,可用于绣球菌的二次栽培和蔬菜的无土栽培,还可直接还田改善土壤环境。在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基地,在“菌渣”中长大西红柿、草莓香甜可口,饱满多汁。

  截至目前,废菌包二次循环利用技术累计推广应用700多万袋,节约成本超过350万元,产生不少经济效益。陈秀娟及其团队也凭此菌渣在蔬菜无土栽培中的应用,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件。

  菌渣还能继续作“文章”,比如用在蔬菜种子包衣技术上。“其实目前企业的菌渣利用率只有20%,菌渣的应用还有广阔的空间。”陈秀娟说。

  把发展“钥匙”交给企业

  在陈秀娟心里,惦记的不只是菌渣。在包装车间,她看到工人修剪绣球菌,挨个儿装盒,不甚美观的碎菇落了满箱,其中七成可以食用,便主动联系农时通公司、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堂采购,提高碎菇利用率;看到一朵朵洁白的绣球菌,结合过去主办食用菌烹饪大赛的经历,她提出将绣球菌制成冻干制品、饮品等想法。

  行走田埂多时,陈秀娟不仅脑袋装着技术,眼睛还盯着市场。“我一直在思考,服务企业不应只停留在一产,还可以延伸产业链,为企业找到发展‘钥匙’,找到新的增收点。”随即,陈秀娟又笑着说,“这么说来,我是比较爱折腾。”

  在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里,一间崭新的食品实验室去年刚建成投用,置办冻干机等一系列农产品加工设备,为接下来拓展食品加工领域研究做足准备,为食用菌企业涉足食品加工“探路”。

  每月,陈秀娟总会到容益菌业好几趟,生产车间里的100多名工人都听过“菇婆”的课。“她在我们这的人气很高呢!”缪雯说。

  到农企去、到田间去、到学校和社区去,陈秀娟总是鼓励科研骨干们传帮带,率领年轻的科技特派员们送种子,送技术;与龙头农业超大农业等集团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也走进远洋小学等校园里,为“双减”下的孩子们开辟一隅田园乐园。

  “科技成果不能‘锁’在抽屉里,要实现转化,要不断突破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陈秀娟说。说这话时,她从包里拿出了一个黄澄澄的辣椒,“可以尝尝,这是我们所里种的水果辣椒,不会辣。”陈秀娟的包,也是她很重要的“推广”工具。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fz/202206/t20220624_593908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相应事主体负责。农业生产资料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