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地区首次种出再生稻
●从2020年起,三台县率先试验“头季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通过品种筛选、技术配套,今年终于试验成功
●过去,我省再生稻主要集中在川南、川东南地区,全省常年蓄留再生稻面积450万亩,收获面积400万亩左右,不到全省水稻总面积的两成,且平均亩产在130公斤左右
●下一步,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品种、耕作制度、经济效益,可将再生稻种植区域拓展至川北、川中偏北、川东等地的适宜地区,届时再生稻蓄留面积有望增加一倍
晚秋时节,绵阳市三台县建平镇四季村的台沃中试基地传出再生稻丰收喜讯。农业农村厅组织省内专家,对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台县农业农村局协同开展的两个水稻品种的再生稻进行测产验收。经过现场收割、称重、测定水分、扣除杂质、计算产量等环节,水稻品种“泰优粤禾丝苗”再生稻实收面积0.784亩,亩产达264.65公斤;水稻品种“深优粤禾丝苗”再生稻实收面积0.962亩,亩产达334.46公斤。
测产结果一出,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是川北地区首次种出再生稻,而且产量很不错,意义重大。”现场测产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感慨道。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等特点,是我省一项重要的粮食增产技术。但再生稻对温光条件要求较高,一般来说,再生稻在生育期期间,需要日均气温在22℃—23℃,这样才有利于再生稻灌浆结实、单产提高。一直以来,川南、川东南地区由于秋季温光条件较好,是我省再生稻主产区。“川北地区秋季温光条件不足,再生稻在抽穗扬花期气温偏低,导致灌浆结实不好,产量不高,因此不适宜发展再生稻。”马均说。
从2020年起,三台县率先试验“头季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通过品种筛选、技术配套,今年终于试验成功。现场专家普遍认为,川北地区再生稻种植试验成功,意义重大。过去,我省再生稻主要集中在川南、川东南地区,全省常年蓄留再生稻面积450万亩,收获面积400万亩左右,不到全省水稻总面积的两成,且平均亩产在130公斤左右。下一步,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品种、耕作制度、经济效益,可将再生稻种植区域拓展至川北、川中偏北、川东等地的适宜地区,届时再生稻蓄留面积有望增加一倍。(记者 史晓露)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0/2022/11/2/6b222d72b5bd4b4cb8d730426095652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02-06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
2025-02-06绿豆汤制作小贴士
2025-02-06徐蒜6号
2025-02-06洪泽湖:渔警民联合护...
2025-02-06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
2025-02-06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
2025-02-06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
2025-02-06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
2025-02-06凝聚八方力量 滆湖...
热门资讯
20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
20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
20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
20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
20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
20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
20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
20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
20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
2020-11-19猪价继续反弹,仔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