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农业生产资料在线网!

农业生产资料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非法农资 > 正文

深化消费帮扶需精耕细作

发布时间:2022-11-11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明确要求。消费帮扶是加强城乡协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其一头连着农村地区的“钱袋子”,一头连着社会各界的“菜篮子”,是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着较强生命力。

  从消费内容角度看,将消费帮扶范围扩展至贫困地区的产品和服务,可以使群众增收多元化。这些产品涵盖实物产品,也不乏服务产品、体验产品,如餐饮、休闲、观光、娱乐等产品以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从消费手段角度看,不断完善贫困地区市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可以加快农产品市场化。比如,通过布局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配送中心等,有助于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

  从消费机制角度看,整合消费资源力量,可以实现农产品销售市场机制立体化。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通过采取产销对接、定向采购等方式“以买代帮”,壮大参与消费扶贫的“朋友圈”,组织推广“消费扶贫月”“消费扶贫+菜篮子”等活动,推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消费扶贫格局。

  进一步深化消费帮扶,需多措并举,从产品、生产、市场等方面精耕细作、稳妥发力。

  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是重要前提。要加快实施脱贫地区农产品提质工程,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加强东西部科技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组织科研院校等机构开展对脱贫地区农业产业的技术帮扶。大力培育农业精深加工企业,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附加值,提高脱贫群众获益比。同时,统一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和加工包装标准,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优化生产组织能力是关键一招。应提高脱贫地区农业发展组织化程度,鼓励东部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到西部地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地方龙头企业和致富带头人,巩固“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农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赋能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各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多种方式促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提振市场主体力量是有力保障。要加快建立集现货交易、电子交易、公共信息、现代仓储、冷链物流、大数据分析等服务功能于一体、覆盖全国各市县、以脱贫地区特色产品为主的交易平台,采用校农结合、产销对接等有效形式,畅通生产、流通、销售全供应链环节,引导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

  升级城乡配送体系是扎实支撑。应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乡镇运输服务站、农村物流配送点,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覆盖率,加大物流减税降费力度,打通电商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针对较难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的脱贫地区,着力提高快递下乡工程,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积极探索“干线物流+农村班线+村村通”等货运模式。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211/t20221110_604335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相应事主体负责。农业生产资料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