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农业生产资料在线网!

农业生产资料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非法农资 > 正文

从“千村一面”到“各美其美”

发布时间:2022-12-16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国台办、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文,同意在三明市设立“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

  全国台企联与三明市签订《支持三明推动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福建省首个以台湾青年为主体、以乡建乡创产业为主导的联盟——“第一家园台青乡建乡创联盟”成立;

  ……

  8日,第十七届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期间,在三明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上,一系列助力两岸乡村“共享共融”的利好消息传来。与会嘉宾、专家学者聚焦“发展文旅经济,创建美丽乡村”,就两岸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文旅康养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进行了热烈讨论。

  机遇共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

  “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的设立,无疑是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更是我们参与乡村振兴千载难逢的机遇。”台青、上趣智业团队设计师张欣颐在论坛上说,团队从2014年起,在泰宁际溪村参与“耕读李家”乡建乡创项目,8年来持续推进、不断探索,整合出的一个乡建乡创服务模式,如今已成为“第一个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示范点”。

  抓住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机遇,上趣智业团队从“耕读李家”出发,先后参与了建宁县“荷欢修竹”、尤溪县“悠然下村”、寿宁县下党村“弱鸟先飞”餐厅、古田县“圆瑛文化带”等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两岸乡村建设各有特点、优势互补。台湾现代农业起步较早,在农村再生、社区营造、精致农业培育、乡村旅游等方面有许多经验和人才;大陆农村天地广阔,有一系列好政策支持,乡村振兴方兴未艾。两岸应该抓住机遇、互学互鉴,携手将其转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可行路径,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台湾教师、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黄三麟说。

  机遇来之不易。当天,三明市委召开研究推进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专题会,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乘势而上抓机遇,切实把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理念贯穿于明台合作全过程,把明台合作的落脚点放在推动发展、服务大局、做实项目上来,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产业共融

  76岁的台商简文通带着儿子、儿媳参加林博会,这是他最开心的事。

  “我们想打造一个大家喜欢的赏樱基地。”简世和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林博会。他说,父亲10年前因林博会选中了清流开荒拓土,成功种植2000亩樱花,让荒山变成了花海,每年吸引10多万游客,现在父亲年纪大了,他将“接棒”继续做大做强。

  2012年,简文通应邀参加林博会,随后萌生在清流建设一座樱花园的构想。因一系列好政策加之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简文通走遍了清流各地,最终樱花园落户赖坊镇姚家村,如今已成为当地一大特色产业。

  “乡村产业永续发展的关键,是乡村要有吸引年轻人的包容度和创新创业的机会。”台胞、福建跨界自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黄柏铃说。

  近年来,三明不断优化“一条龙”服务,落实各项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好台胞台企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已连续举办十七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依托清流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永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林竹)产业园等平台,引进台企160多家,引进台湾“五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形成了杂交水稻制种、食用菌、茶叶、莲子等20多条产业链。

  心灵契合

  “真正做到‘融合有我、振兴有我’。”在第一家园台青乡建乡创联盟成立仪式上,台青、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姜锋发出了积极倡议。

  范姜锋说,成立联盟旨在将在闽台青团结在一起,形成“错位竞争、点面联动、优势互补”的格局,推动台青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优势,更好地挖掘提升乡村文旅资源,为乡村创造更多价值,让乡村发展从“千村一面”变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劣势资源中找出优势,在同质资源中找出特色,在一般资源中找出亮点。”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副会长郑维荣认为,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普遍存在同质化、一般化问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创意打造小众旅游产品。

  “一个创意好不好,关键看能否让游客怦然心动。”范姜锋说,在乡村振兴中,两岸青年可以各展所长,携手制定贴近人心的规划,讲好故事、树好品牌、设计好文创,让乡村更加温馨、更具吸引力。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福建将不断完善台胞台青在闽就业、创业、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生活环境,让他们融入乡村、施展才干,在“第一家园”追梦筑梦圆梦。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212/t20221212_607743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相应事主体负责。农业生产资料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