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农业生产资料在线网!

农业生产资料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非法农资 > 正文

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12-25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日,《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印发。《办法》指出,“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产业链延伸环节更多留在乡村,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动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目前,我国各地乡村产业都有了一定基础,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如陕西秦岭山区把山沟沟里的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山西大同围绕小黄花菜建成大基地,这些产业都成为了当地带动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但也要看到,乡村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品种、品质、品牌水平还不够高,一些地方产业同质化比较突出,等等。对此,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扎扎实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应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价值。农产品加工业联结工农、沟通城乡,是提升农业价值、富裕农民的重要产业。要围绕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产业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推动农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统筹产地、销区和园区布局,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与销地对接、向园区集中,形成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调发展的格局。

  还要做优乡村休闲产业,拓展农业功能。乡村休闲产业是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以乡村休闲旅游业为重点,推动乡村农文旅一体化发展。通过保护自然资源,利用田园风光,发挥农业的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重要作用;保护传统村落、民族村寨等农业物质遗产,传承民族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遗产。发掘生态涵养产品,培育乡村文化产品。

  更应做活产业融合新模式,拓宽致富渠道。要适应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培育乡村新业态新模式。坚持科技赋能,以发展农村电商为重点拓宽商贸流通渠道,促进产业、科技交互联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引导平台企业、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主体到乡村布局,完善农村商贸服务体系,打造农产品供应链。

  同时,做好乡村产业扶持并完善政策保障不可少。要加快完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撑的政策措施,推动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乡村建设用地需要给一些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鼓励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充分发挥融资担保体系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到乡村投资兴业。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212/t20221216_607987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相应事主体负责。农业生产资料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