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牛奶”丰收 罗源北山海蛎今年产值预计超3000万元
“收海蛎喽!”7日上午,伴随着吆喝声,一艘艘满载而归的渔船缓缓驶入罗源县北山村渔港。渔民们麻利地将船上的海蛎清洗、装袋、称重,然后吊装到货车上,运往福清、平潭等地。
北山村位于罗源湾畔,有80多户村民从事海蛎养殖。这里的海蛎养殖规模大、历史悠久,出品的海蛎个大、鲜甜,深受市民喜爱。渔民们以吊绳养殖为主,每天能出产1万多公斤海蛎。今年海蛎预计总产量达1.2万吨,产值超3000万元,同比提高逾50%。
“这一船海蛎约有2500公斤,可以卖6000多元,收购商都是前一天预约。”养殖户于子日介绍,为保障海蛎的鲜甜,他们一家凌晨3点多出海割海蛎,上午8点多才回来。他告诉记者,采收海蛎并不轻松,每串海蛎有10公斤重,一艘船需要两到三人配合。“凌晨海上温度低,我们出海时,厚棉衣外面还要套上防水衣,防止打湿衣服冻伤。”
北山村党支部委员于国胤介绍,北山村海蛎养殖品种以太平洋牡蛎为主,蛋白质含量高,有“海洋牛奶”的美称,但其对海水水质的要求也高。村里2012年开始种植红树林,目前面积已近2000亩,北山红树林已成为福州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随着面积的不断增长,红树林“绿色卫士”的作用愈发凸显,北山村滩涂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海水水质也日益提升,为海蛎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于子日说,这些年,北山村的海蛎年年丰收,村民还提升吊养技术,开始用塑料浮球取代泡沫球,减少泡沫污染。
近年来,北山村立足海洋优势,积极引导村民从事南美白对虾、牡蛎吊养等水产养殖,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养殖大户示范带动作用,水产养殖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实现村民增产增收。”北山村党支部书记于子赤说。
如今,北山村的海洋特色产业实现从小而散向产业化、品牌化迈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让村民真正因海而兴、向海而荣。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fz/202302/t20230208_610646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02-06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
2025-02-06绿豆汤制作小贴士
2025-02-06徐蒜6号
2025-02-06洪泽湖:渔警民联合护...
2025-02-06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
2025-02-06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
2025-02-06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
2025-02-06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
2025-02-06凝聚八方力量 滆湖...
热门资讯
20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
20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
20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
20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
20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
20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
20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
20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
20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
2020-11-19猪价继续反弹,仔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