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田间禾苗长势壮 粮食又将大丰收
7月的吉林气温偏高,水热条件较好,适合农作物生长。在一望无边的黑土地上,粮食作物长势旺盛。
2023年,吉林省压紧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超额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任务,目前,全省粮食作物苗情长势良好,玉米平均保苗率达到95.6%,同比高0.3个百分点;一、二类苗占比达到97.7%,同比高0.7个百分点。现在,玉米、大豆可见叶片数同比分别多0.42片和1.81片,水稻叶龄同比多0.28片。
据了解,2023年吉林省将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全面加强“田长制”。今年将推动良田粮用,实施高标准农田和东北黑土地保护建设项目378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5万亩,推广“梨树模式”等保护性耕作技术面积达到3500万亩。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9000万亩,比去年多播种323万亩。
在榆树市环城乡姜家村,村党支部书记郭秋红说:“我们村都是旱田,种的基本都是玉米,苗出得齐、壮,现在长势良好,后期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今年备耕期间,全省广大农技人员走村串乡,积极向农民宣传种粮新技术。
吉林省扶余市农机服务中心把推动农业机械化,实施保护性耕作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积极推广条休耕种植模式,目前,扶余市采取该项种植技术的30万亩玉米长势良好。
走进扶余市肖家乡迎春村村民冯雷家的田地里,他采用条休耕模式种植的玉米植株挺拔、叶色深绿,犹如翠绿的海浪,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与常规模式种植的玉米相比,优势明显。“采用这种模式播种,第一是保苗率高,第二是苗齐苗壮、通风透光,经过深松之后特别保水、耐旱。”冯雷说。
已连续两年运用条休耕模式种植甜糯玉米的弓棚子镇万生村顺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又在此基础上,大面积铺设了滴灌设备,有效保障了植株的水肥供应,增加了玉米种植密度,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了有力支撑。“水肥一体化大垄双行相结合的这种模式,一垧地能多掰出五千穗鲜食玉米,一穗按八毛五算,能多卖出四千多块钱。”合作社理事长杨立军说。
近年来,扶余市把推动农业机械化,实施保护性耕作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积极采取措施,从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进一步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和使用新技术的热情。
今年,吉林省还开展了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在洮南、乾安两个县落实国家玉米单产提升建设工程项目40万亩,选取16个县市开展粮油作物高产高效技术攻关,筛选76个农作物品种开展高产竞赛活动。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07/t20230725_87432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02-06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
2025-02-06绿豆汤制作小贴士
2025-02-06徐蒜6号
2025-02-06洪泽湖:渔警民联合护...
2025-02-06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
2025-02-06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
2025-02-06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
2025-02-06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
2025-02-06凝聚八方力量 滆湖...
热门资讯
20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
20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
20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
20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
20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
20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
20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
20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
20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
2020-11-19猪价继续反弹,仔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