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紫云英,为千亿粮仓建设添底气
4月8日,正是稻田绿肥翻压、再生稻栽插的黄金时节。在芜湖市湾沚区东定村豪宗家庭农场,大片的紫云英绿肥在明媚的春光中茁壮生长。记者来到农场地头,发现一块田里的紫云英已经被翻压整平“就地转化”为稻田中的绿肥,插秧机正在稻田里进行再生稻秧苗的栽插。来自安徽省农科院专家团队的科技人员,则给前来参观的种植大户实地讲解适宜江淮沿江再生稻田的绿肥品种选择、高产栽培与翻压,以及再生稻机械化栽插技术要点。
原来这里正在召开省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项目“高产高效再生稻生产技术与新品种转化”现场观摩交流会。“根据当前再生稻高产优质发展需求,我们通过对绿肥新品种及新技术进一步研发转化,构建了再生稻—绿肥周年轮作模式。”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武际研究员向参会代表介绍,通过冬季绿肥高产高效种植、适时适量翻压及后续调控,一方面可促进农田养分高效利用、农户节本增效,另一方面可改善再生稻米,尤其是后茬稻米外观、加工品质,并提高其钙、镁、铁等微量元素含量。
在省财政“高产优质紫云英品种皖紫5号转化”项目的支持下,2021年起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开展了适宜沿江单季稻区绿肥新品种转化及综合利用模式构建。通过项目实施,平均再生稻头茬化肥用量减少20%至30%,头茬稻产量增加5%以上。同时由于绿肥自身有机无污染的特性,生产的稻米更加优质清洁。
“绿肥种三年,薄土变良田。绿肥翻压可有效提高地力,为再生稻高产稳产提供保障,让‘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更添底气、更接‘地气’。当地大面积示范3年的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年均分别可提高0.15个单位、1.49g/kg。”武际说。
种植紫云英的好处,家庭农场负责人唐志文最有体会。“现在紫云英一般提前用无人机撒播,避免了对后茬稻的踩踏,播种也更均匀。来年(紫云英)翻压后,头茬稻每亩能少用复合肥10公斤至12公斤,光化肥这块就能节约40元每亩;同时每亩头茬稻产量还能提高30多公斤,多收七八十元。总的算起来,每亩可节本增收100元到120元。”唐志文告诉记者,坚持种紫云英两三年后,地明显变肥了,以前每亩地头茬稻加再生茬总产量只有800公斤左右,现在有1000公斤以上,而且后茬稻的米质也变得更好。
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倪大虎研究员介绍,在“高产高效再生稻生产技术与新品种转化”项目示范辐射下,再生稻—绿肥模式在我省湾沚、南陵、贵池、寿县等地推广总面积5万亩以上,有效解决了目前再生稻生产养分资源利用率不高、传统冬季作物茬口难以衔接、持续高强度利用条件下土壤肥力降低等问题,为更好地发挥再生稻新品种产量潜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一种两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为再生稻优化布局扩面积,“提单产、减损耗”提供了典型性示范样板。(汪永安)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snzx/zwxxi/571596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02-06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
2025-02-06绿豆汤制作小贴士
2025-02-06徐蒜6号
2025-02-06洪泽湖:渔警民联合护...
2025-02-06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
2025-02-06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
2025-02-06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
2025-02-06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
2025-02-06凝聚八方力量 滆湖...
热门资讯
20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
20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
20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
20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
20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
20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
20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
20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
20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
2020-11-19猪价继续反弹,仔猪价...